六年苦行

六年苦行
The six years of Śākyamuni's austerities before his enlightenment.
* * *
佛言: 往昔波羅柰城邊, 有婆羅門子, 名火鬘; 復有瓦師之子, 名護喜。 二子少小心相敬念。 護喜謂火鬘曰: 共見迦葉如來。 火鬘答曰: 何用見此髡道人。 如是至三後日, 護喜復曰: 可共暫見。 答曰: 何用見此髡頭道人。 何有佛道。 於是護喜捉火鬘頭曰: 為汝共見如來。 火鬘驚怖, 心念此非小緣, 必有好事耳。 即曰: 今放我頭, 我共汝去。 既至佛所, 禮迦葉足。 護喜白佛: 火鬘不識三寶, 願佛開化。 火鬘睹佛相好, 心生歡喜, 出家學道。 時火鬘者, 即我身是。 護喜者, 我為太子逾城出家時, 作瓶天子導我者是。 我往昔以惡言道迦葉佛, 故受諸苦報。 由此餘殃, 今欲臨成佛時, 復受六年苦行也。 (梵語波羅柰, 華言江遶城。 梵語婆羅門, 華言淨行。 梵語迦葉, 華言飲光。 三寶者, 佛寶、 法寶、 僧寶也。 作瓶天子, 即色界淨居天也。 )
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но сделать НИР?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